2024年11月21日—25日,第五届植物代谢国际会议(the 5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nt Metabolism,ICPM 2024)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。本届会议以“植物代谢与设计育种”为主题,设有代谢组学和多维组学、合成生物学、萜类/酚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调控等13个专题,对植物代谢基础理论研究、方法研究、育种应用等相关领域前沿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研讨。我院杨梅教授指导的2023级博士研究生马道承、徐圆圆老师指导的2022级硕士研究生杨丹丹报名参加本次会议。
博士研究生马道承以“Metabolome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e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flavonoid accumulation in the vegetative organs ofSpatholobussuberectusDunn”为题制作墙报。该研究介绍了松树林下鸡血藤(Spatholobussuberectus)不同营养器官(根、茎、叶)中类黄酮的积累特性,并从代谢组、转录组的角度进行关联分析,找出鸡血藤不同器官类黄酮积累的规律及特征,发现类黄酮、异黄酮等物质在不同器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。差异基因则显著富集于类黄酮生物合成(Flavonoids biosynthesis)、异黄酮生物合成(Isoflavonoidsbiosynthesis)、苯丙烷生物合成(Phenylpropanoidbiosynthesis)等信号通路中。各器官中C2H2、MYB、bHLH为主要的转录因子,这些转录因子与类黄酮的生物合成相关。总体上茎、叶部分异黄酮、苯丙烷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较多,茎、根中类黄酮生物合成、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基因较多。这对鸡血藤未来的药用成分高效利用、定向培育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。
硕士研究生杨丹丹以“The Composition, 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from Five Species of theMagnoliaceaeFamily”为题制作墙报。该研究针对5种木兰科植物(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、香梓楠Micheliahedyosperma、火力楠Micheliamacclurei、亮叶木莲Manglietialucida、灰木莲Manglietiaconifer)叶片精油主要成分种类及生物活性展开评价,发现这些植物叶片精油代谢物中倍半萜类生物合成途径(sesquiterpenebiosynthesispathway)的差异最为显著。五个树种中,火力楠精油抗氧化活性最弱,但抗菌活性最强;深山含笑精油的抗氧化活性最强,抗菌活性次之。综上所述,倍半萜类化合物在5种木兰科植物的代谢途径中占主导地位。火力楠富含特定化合物,抗菌能力强;深山含笑在抗氧化和综合性能方面表现突出。本研究对深化木兰科植物非木质资源利用、推动广西地区森林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。该项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Molecules上(Yang DD, Ma DC, Song ZQ, Yang M*, Xu YY*. The composition, antioxidant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from five species of theMagnoliaceaefamily[J].Molecules,2024,29(21), 5182.http://doi.org/10.3390/molecules29215182)。
会议过程中,两位研究生还与来自西南大学、福建农林大学、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(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,USA)、荷兰格罗宁根大学(University of Groningen,Netherlands)等院校的学者针对生物碱/大麻素积累特性及生物合成途径、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。通过本次会议,两位研究生充分学习到了多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知识,增加了对药用植物育种、定向培育与应用的了解,对今后药用植物栽培、林下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
参加本次会议的经费来源于广西大学研究生倍增计划项目。
两位研究生制作的墙报
两位研究生与多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